日前,银保监会举行通气会,对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普惠金融最新发展等情况进行通报。围绕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帮助小微企业、“三农”主体应对疫情冲击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纾困解难,恢复发展,上半年银保监会完善细化监管政策,出台针对性措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发力于协同发挥政策合力,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包括指导银行积极参与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快研发基于数据信息的小微企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产品,重点加强信用贷款支持,提升普惠群体金融获得感等。
近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机构要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重点支持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围绕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增加信用贷、首贷投放力度。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就严厉打击代理伪造地理标志申请材料行为发布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3起骗取留抵退税案件,其中,2起为税务部门依法对骗取留抵退税的企业近3年各项税收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其偷税案件。同时,公布了1起税务人员涉嫌接受企业宴请为企业虚开发票骗取留抵退税提供便利被立案审查案件。
日前,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加强对信用卡客户的资信审核,严格防范多头借贷风险。
近日,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这两份通知要求,市场监管总局、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对部分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自查自纠情况开展抽查检查。对于抽查检查中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瞒报漏报、整改不到位等情形的,将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惩戒、公开曝光、年检降档、评估降级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处理处罚力度。
日前,海关总署发布2022年第54号公告即《关于处理主动披露涉税违规行为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就进出口企业、单位在海关发现前主动披露影响税款征收的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以下简称“涉税违规行为”),且已按海关要求及时改正的有关事项进行了明确。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举行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副局长江武峰在会上介绍,全国税务稽查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进一步发挥六部门联合打击机制作用,对骗取留抵退税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集中力量打早打小、打准打狠、曝光震慑。4月1日~6月29日,全国税务稽查部门已查实骗取留抵退税企业1645户,挽回留抵退税款20.34亿元,挽回其他税款损失14.33亿元。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开展商标质押助力餐饮、文旅等重点行业纾困“知惠行”专项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银行将面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文旅等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联合开展商标质押助力重点行业纾困“知惠行”专项活动,更大力度推动商标质押融资助企纾困。
为规范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及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行为,提高中介服务质量,建立健全企业债券市场信用体系,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工作的通知。
文章搜索